中国制笔协会-ag凯发


用户名: 密码: 验证码: 会员注册

会员中心|广告服务|企业服务

小铅笔变成大产业 安徽六安156家扶贫车间累计带动就业5741人

安徽省六安市156家扶贫车间累计带动就业5741人

  小铅笔变成大产业(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)

  本报记者 田先进 杨 一

  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0年09月25日 第 07 版)


  一大早,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马头镇十字路村一家生产铅笔的扶贫工厂里,机器轰鸣。

  检查工人到岗情况,确保铅笔生产质量……同往常一样,陈苗早早地来到生产车间,开始她一天的工作。如今已是铅笔制杆车间主任的陈苗,几年前还是建档立卡贫困户。

  早年间,陈苗和丈夫在江苏无锡打工,两人起早贪黑,勤勤恳恳,一年下来收入五六万元,日子过得说不上富裕,却也踏实。2013年,一场意外降临,打破了这个家庭原本的平静。

  “我公公去医院检查,发现得了癌症。”陈苗说,她和丈夫双双辞职回到六安,照顾老人。

  医疗费压得夫妻俩喘不过气。没想到,陈苗的丈夫又出了车祸。“手臂骨折,没法干活,只能在家待着。”陈苗说,“那段时间压力特别大,不知道往后的日子怎么过。”

  2014年,陈苗一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。

  “隔壁村有家铅笔厂,招收贫困劳动力就业,我现在就在那儿上班,你要不也去试试?”有人向陈苗介绍。陈苗怀着忐忑的心情找到工厂,面试后,陈苗被工厂录用,并得到免费的技术培训,成了一名刨槽工。

  车间按件计酬,多劳多得,陈苗劲头十足,“每个月正常工资大约2400元,晚上我再加加班,一年下来能收入3万多元。”

  相比于在外务工,陈苗认为,在家门口工作,除了有一份稳定收入,最大的优势在于方便照看老人和孩子。“工厂管理特别人性化。每隔一段时间,我都能去市里医院看望住院的老人。”陈苗说。

  2015年,陈苗一家顺利脱贫。因为踏实肯干,业绩出色,2016年5月,陈苗被评为厂里的优秀员工。2017年,她从一名普通的刨槽工,升任铅笔制杆车间主任。“真是做梦都没想过的事。不过我有信心做好!”陈苗说。

  家里的情况也越来越好。丈夫身体恢复后,重新跑起了运输,一年收入6万多元。

  陈苗的脱贫之路并非个例。2011年工厂创办之初,工厂负责人朱兴家就在镇党委和政府支持下,吸纳周边贫困劳动力进厂务工。2016年,又在镇里帮助下,先后成立了4家成品包装扶贫车间。“铅笔包装工序简单,老年人、残疾人都能做。”朱兴家说。

  目前,铅笔厂已建成投产了8个扶贫车间,共吸纳贫困劳动力260多人,每人年均增收1万余元,其中148人先后脱贫。

  六安市人社局的数据显示,截至目前,全市共有156家扶贫车间,累计带动就业5741人,其中包括贫困劳动力1630人。“下一步,我们将积极提供用工服务、强化资金支持、落实奖补政策,巩固提升扶贫车间的带贫减贫作用。”六安市扶贫开发局局长储诒权表示。


2020年11月05日

网站地图